剧中一句台词“北京到底有谁在啊”被各地文旅争相使用做成转场视频,《玫瑰的故事》成为今年夏天现象级的爆款剧集。
每一部影视剧筹拍,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文化建设和金融发展方面提出的明确要求,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金融发展的重要指针。
相关统计显示,近年来,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整体融资次数与融资金额有所下降,银行逐渐成为文化产业融资的主渠道。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卜伟教授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文化产业具有“轻、薄、短、小、弱”等特点,目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这就需要文化和旅业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多部门合作,完善文化金融产业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金融风险教育和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内部监管体系。
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北京文创板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组织编写的《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2022年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整体融资次数与融资金额同比分别下降50.1% 和82.5%;支持文化相关产业发展,逐渐成为文化产业融资的主渠道。
记者了解到,上海银行已为《繁花》《猎冰》《不眠之夜》《时光之旅》等主流影视剧及舞台剧提供金融支持。人民广场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主要从三方面创新文化金融服务:
在机制体制上,人民广场支行、广中路支行等被市文创办等相关部门认定为市文创特色支行,培育形成文化金融专业服务团队,长期专注于服务文化行业客户,汇聚资源、融通渠道,形成文创资源生态圈。
在产品服务上,针对文化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的问题,上海银行陆续推出“文创保”、艺术品质押融资等专属金融产品,根据担保类、抵质押类、信用类、场景类等不同类别,为文化企业提供高效、适配的融资服务方案。
在集团资源上,作为上海数字文创暨元宇宙产业联盟首批成员单位之一,上海银行发挥商投行资源禀赋优势,通过客户资源撮合、落地场景推介、配套金融服务,赋能文化元宇宙产学研用和项目落地。
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何为指出,银行可以对文化产业的运行特点、经营规律、风险特征和盈利模式做更深入的研究和调研,提供如下金融支持:
针对文化企业以传统的金融支持方式融资时,如文化企业进行信贷申请时,银行可以考虑给予延期还款、减免息、再融资等支持政策。同时,银行可以针对文化企业的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如对于拥有固定资产和成长收益的成长期文化企业可对接传统融资、股权融资和风险投资产品,对盈利模式清晰、收益稳定的成熟期文化企业可提供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服务,或通过“银行+基金”或“银行+信托”方式,对文化企业适投项目设立资产管理计划等。
“此外,银行可以强化对文化类无形资产的评估能力,从而提升文化类无形资产作为融资质押对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另外,数据资产质押融资是近期轻资产企业新兴的融资模式,企业将其合法持有的、有经济价值的数据资产通过”入表+融资“的方式进行定价后,设立质权等担保物权,使得企业获取更多的流动资金。”何为如是说。
“文化产业中的企业大多具有轻资产、高风险、长周期等特点,存在较高的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使得传统金融机构在对其进行融资时面临较大的挑战。轻资产意味着企业缺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高风险和长周期则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使得金融机构在放款时更加谨慎。”卜伟指出。
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刘盈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文化产业经营风险大,收益不稳定,且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的培育、经营、创作和成长周期较长,导致其投资回报周期长,因此文化产业不属于最受投资者青睐的投资行业类型。另外,文化产业主要以无形资产为主,缺乏有效融资抵押物,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标准不统一。
基于此,金融机构如何支持文化产业?《报告》指出,未来文化金融的发展需要以下四方面着力:
一是文化金融机构专营化。我国文化金融领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出现了一批具有专营性质的文化金融机构,如文化专营支行、文化融资租赁公司、文化融资担保公司等,但仍显不足。应寻求在文创银行、电影金融公司、文化保险公司等方面再寻求新突破,实现文化金融服务的有效落地。
二是完善文化金融基础设施。这其中,迫切需要突破的是文化产业信用管理体系和文化资产评估评价体系。
三是发展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市场。文化企业尤其是民营文化企业在沪深两市上市的难度都比较大,而北交所的横空出世应作为非常好的机遇。相关部门应与监管部门积极沟通,争取政策,推动更多文化企业上市。而作为有潜力在新三板挂牌的文化企业,也应积极做好规范工作。
四是发展文化金融区域经济。一些地区在推动文化金融与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自贸区金融等协同发展方面已经有成功的经验,如南京、湖北、开封等地。一方面可利用国家推动区域金融改革机遇,协同创新,共同出台“文科融合”“文普融合”“文绿融合”等相关政策,推动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可推动文化金融发展较好的城市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区域金融改革试验的主题,纳入到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的总体规划当中。
以银行为例,何为表示,在文化资源较多、政策环境良好的地区,银行可以设置文化金融专营机构,加强文化金融的服务属性,提高文化企业融资的效率;银行可以利用大数据集成和共享技术,为文化产业上下游企业提供预付账款、应收账款等多样化融资服务,并探索、拓宽“文化+科技+金融” “+征信+信用贷款”等融合应用场景;银行可以加强与金融监管、文旅部门的对接沟通,深入了解文化企业的信息特点与融资需求,加强与担保、再担保、投资、交易平台等机构联动,向文化企业提供更具广度和深度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