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国家相继出台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个人信息保护有法可依。网信、公安、工信等部门加大协作配合力度,持续开展“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切实增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获取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与此同时,各地加强了对政务、企业、自媒体网络平台安全隐患排查,定期举办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专题培训,落实企业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活动,向公众普及个人信息保护知识……一系列措施“组合拳”的实施,有效打击了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增强了人们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主动意识和网络侵权的防范意识。
然而,保障个人信息权益不受侵害,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个人信息的保护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社会各方共同携手、齐心协力共筑坚实的网络安全“防火墙”。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作为信息存储、处理的主体,理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企业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和培训,确保个人信息在收集、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利用加密、匿名化等技术手段,提高用户信息保护水平。同时,积极与监管机构合作,及时报告数据泄露事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
网络用户既是信息的拥有者,也是信息安全的第一守护人。作为个体的普通群众,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忧患意识,提高警惕,主动保护个人隐私。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学习,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范方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链接,不随意在网络上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在注册账号时,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在电脑上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防火墙和反间谍软件,定期更新软件版本,及时修复系统漏洞;对重要的文件和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被非法窃取;在使用公共无线网络时,尽量避免进行敏感操作。同时,要时刻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不参与网络非法活动,如网络赌博、传播色情信息等;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随意下载和传播未经授权的软件、音乐、电影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进行网络攻击和恶意破坏行为。
大数据时代,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安全任重道远。让我们携手共进,筑牢个人信息网络安全屏障,打造安全、可靠、和谐的网络空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